🌞“虽然没有华裔血统,但我却有一颗百分之百的中国心,”他将用一生来报答中国。
1947年,熊德龙降生在一个荷兰父亲和印尼母亲组成的家庭中,然而,命运似乎对这个小生命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。
出生后不久,他就被亲生父母遗弃在了雅加达的一家孤儿院,幼小的熊德龙在孤儿院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几个月,直到命运之神向他伸出了温暖的双手。
在熊德龙八个月大的时候,一对来自中国梅县的商人夫妇——熊如淡夫妇走进了这家孤儿院。
他们的目光被这个混血婴儿吸引,决定收养他,就这样,熊德龙有了新的家,也有了新的名字,"熊德龙"这个名字寓意深远,熊家希望能得到一条真龙,寄托了养父母对这个孩子的厚望。
在熊家,熊德龙并非独子,他有四个姐姐,其中三个也是收养的印尼孤儿,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,成为了熊德龙成长的摇篮。
在这里,他不仅学会了说普通话和客家话,还深深地浸润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中,司马光砸缸、岳母刺字等中国传统故事,成为了他童年记忆中最鲜活的部分。
熊如淡夫妇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——尊老爱幼、互帮互助、百善孝为先等价值观,深深地植入了熊德龙的心中,这些美德不仅塑造了熊德龙的品格,也为他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熊德龙开始步入商界,他继承了养父的事业,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,很快在新加坡商界崭露头角。
事业的成功为熊德龙积累了大量财富,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根,在他心中,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呼唤:要回报养育之恩,要为中国做些什么。
20世纪80年代,熊德龙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转折,他移民美国,成为了当地华侨社区的一员,在异国他乡,熊德龙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中国情结。
他积极参与华侨事务,为维护华人华侨的权益奔走呼号,他的努力得到了华侨社区的认可,很快成为了当地的侨领。
2001年,熊德龙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:他收购了美国的《国际日报》,并在印尼创办了该报的印尼版。这份报纸很快成为印尼最大的华文报纸之一。
熊德龙希望通过这份报纸,搭建起中国与印尼之间的文化桥梁,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。
在经营报纸的过程中,熊德龙始终坚持"弘扬中华文化"的宗旨,他深知,文化是维系海外华人与祖国联系的纽带。
通过报纸,他不仅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,还及时报道中国的发展变化,让更多的海外华人了解并关注中国。
虽然事业有成,但熊德龙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,他常说:"没有中国父母,就没有我的今天,我对中国满是感恩,"这份感恩之心,驱使他开始了大规模的慈善事业。
熊德龙的慈善理念是"取之于社会,用之于社会",他认为,企业家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,在他看来,财富只有用于造福社会,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,他还经常鼓励年轻人关注公益事业,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熊德龙的善举不仅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,也感动了无数人的心,他的事迹在中国广为流传,成为了华侨回报祖国的典范。
深圳的一位电视人袁子弹被熊德龙的故事深深打动,决定以他为原型,拍摄一部名为《亲亲我的中国爹娘》的电视剧,这部剧旨在讲述熊德龙的传奇人生,展现他对中国的深厚感情。
尽管熊德龙没有一丝一毫的中国血统,但他却拥有一颗百分之百的中国心,他常说:"虽然没有华裔血统,但我却有一颗百分之百的中国心,这是父母给我的,教会了我堂堂正正做人。"
这份情怀,不仅体现在他的慈善事业上,更体现在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播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