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地铁近日推出个人广告业务,市民可在地铁站内的广告屏幕上投放生日祝福、求职信息、相亲广告等个人内容。只要通过相关微信小程序在线下单,提前5天预约所需要的投放时间,就有工作人员负责对接。具体投放内容需要审核通过后方可刊发。自上线以来,该业务因其贴近生活、亲民化的特点,迅速成为市场焦点,被戏称“E人屏”。许多市民表示,这种广告方式不仅价格合理,操作简便,还让日常生活充满了惊喜和仪式感。
“E人屏”的出现,打破了公共空间由各类宣传标语和商业广告主导的局面,为普通市民提供了展示和表达自我的机会。这种公共空间里相对市井化、私人化的表达,不能说过去没有,只是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,市容市貌越来越追求“高大上”,这种市民化、生活化内容的表达空间日益缩小和萎靡。比如相亲角、英语角,还有报纸上的读者来信、征婚广告,随着网络的兴起,群众文化的内容生产阵地逐步转移到网络或短视频平台,市面上可见可围观的普罗内容则越来越少。
市容市貌变得“高大上”,往往意味着“强管理”和“高门槛”,只有官方宣传或者商业付费的内容才有条件成为城市景观(比如户外广告)的一部分。其结果,好处是规整、有序、好管,某些内容经过专业机构或广告人之手,也确实屡有佳作。短处是多样性稍嫌不足。而且,一旦遇到经济下行,企业购买户外广告的能力下降,一些公共空间原本留出的广告位出现空白,很多就写着“招租”再留个电话号码,难免失之单调。
填充空白、补贴营收,广州地铁的尝试背后固然有广州人的生意头脑和生意经在,但仔细想想,比起地铁运营需要的庞大开支,“E人屏”大概也赚不了几个钱,因此商业赢利可能并非此业务的首要考虑。通过开放个人广告业务,鼓励市民参与公共空间的内容创作,实际上是对公共空间管理的一次大胆尝试和创新。让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享受到大屏幕展示的乐趣。这样的广告不仅贴近人们的生活,还赋予了公共空间新的功能和意义,也体现了广州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。
像广州这样平民化的城市,对于市井内容,地铁过去也偶尔会有一些表达,比如特定主题的车厢布置。而广州人对生活的热爱,对生活细节的关注,使得“E人屏”这种形式迅速被市民接受和喜爱。拔高一点说,它不仅满足了市民在公共空间中表达情感和生活体验的需求,同时还丰富了城市的文化景观。
我觉得下一步广州地铁不妨扩展思路,市民摄影书法绘画,青少年文化创意,还有各类公益组织公益产品推广,都可以低价甚至无偿出租广告位。衷心希望,在一线城市中,广州除了房价低门槛、落户低门槛、享受品质生活低门槛,市民在公共空间的自我表达自我彰显也能实现低门槛。□ 果冻